兴化市戴窑镇: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这里原是个废弃坑塘,天气炎热时,蚊蝇还乱飞,走路都得绕着走,现在可不一样了,地里种着我家小麦呢,长势喜人吧”村民孙荣山高兴地表示。
孙荣山是江苏省兴化市戴窑镇恒和村村民,近年来,恒和村结合村情特点,因地制宜,通过填平周边废沟废塘,旱地改水田等方式,盘活水田总面积23亩,让昔日“藏污纳垢”的废弃坑塘变身致富“小宝地”,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租金也由原先每年每亩200元提高到900元,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村集体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近年来,戴窑镇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聚焦找症结、把准脉,着力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单一等难题,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铺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富路”。
为进一步压实村党组织书记“领富”责任,戴窑镇常态化召开村集体经济调度会议,逐项分析、逐条解决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找准找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撑点和发展路径。与此同时,不定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周边先进村观摩学习,以“边看+边想+边讨论+边请教”的方式汲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
“向阳村现属于舍阳村自然村,合并之后,老村部及闲置办公用房就一直空着,我们打算将其进行改造后对外出租,预计能为我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舍阳村村党组织书记施康乐说道。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戴窑镇将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与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督促各村对辖区内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摸底建档,加快唤醒“沉睡”资源,不断拓宽村级增收路径。窑南村自2019年以来,对辖区内现有水面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蕞终形成面积800余亩的优质水资源,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8万元。
“江苏光明天成米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我们村将以‘村集体+农田+企业’参股的模式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村提供505亩生产基地,水稻规模化种植,年底参与分红。”刘丰村党组织书记袁桂荣说。
为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戴窑镇加强引导各村深入开展“村企合作”模式,不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现如今,恒和村已与兴化联通公司开展通信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建设恒和村村网,引导村民携号转网,每年可得利润分成2万元。
“一方面,我们不断督促各村清查回收利用集体资源资产,另一方面,我们也引导大家转变传统思维方式,面向‘市场、民生’提供服务,探索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戴窑镇党委书记沈浮说。
窑东村利用与集镇毗邻优势,成立劳务工作队,已承包政府各单位办公大楼保洁工作、物管项目,集镇及部分村的绿化管护工作,解决劳动力就业13人,预计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
“除毗邻集镇这一优势外,我们窑东村戴舍自然组盛产瓜果蔬菜,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目前已创建‘戴舍’农副产品品牌,日后,将积极打造惠民‘红色直播间’,邀请党员主播们将本地的甜瓜、萝卜等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直播,推动本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到消费一线。”窑东村党组织书记吴征明介绍。
下一步,戴窑镇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泰州市委和兴化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兴企、强镇、惠民”目标,持续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方法,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助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董淑萍)
近年来,兴化市戴窑镇结合村情特点,因地制宜,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