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三方智慧碰撞共建百亿园区

admin7个月前 (09-24)产业新闻21

  今春,南粤大地擂响了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鼓,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4月12日,兴宁市人民政府与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0多家行业企业代表云集兴宁共同见证。这是兴宁市与帮扶单位省药监局共建的广东兴宁产业园落地后迎来的又一重要成果。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围绕产业振兴这一重要任务,帮的是什么?扶的是什么?相信每个帮扶工作队的队员都清楚:巩固脱贫成果,帮助镇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等工作。

  多数工作队会选择农业产业作为帮扶方向,而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兴宁叶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结合兴宁市、叶塘镇产业发展实际,利用自身行业优势,选择了制造业为产业帮扶重点方向,不仅为叶塘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基础,还为兴宁市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刘海阳练思红

  春耕时节,王宏在田间地头忙着指导农户们种植仙草,这小小的植物将是农户们一年的丰收希望。从田地里离开,王宏又来到不远处的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查看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的生产情况,并给予指导意见。

  王宏是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兴宁叶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工作队驻扎在叶塘镇两年多时间里,不仅推动了镇村中药种植,形成规模化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还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兴宁市政府共建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引进意向进驻医疗器械企业14家……

  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中心地带,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

  位于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兴宁蓝韵智能医疗生产车间中,工人们忙碌但有序地操作着,不一会儿一个智能家用健康仪器就完成了组装。

  “我们力争5—8年内在兴宁培育两家上市公司,150多款产品在兴宁获批生产。”该公司董事长张力华说,蓝韵集团计划把4条以上生产线产能转移到兴宁,并在兴宁建立集国内外科学家、高端研发人才的合资公司,进行世界级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转移,“相信有梅州、兴宁两级的全力支持,有省药监局的帮扶指导,蓝韵智能医疗创新产业园有信心在8—10年内产值达百亿元。”

  伴随人类健康需求增长而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作为医疗器械产业大省,广东省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多、品种门类全,并呈现显著的聚集效应,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居全国前列,广东地市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大有可为。

  粤东片区首个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兴宁,源于一场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企业三方的智慧碰撞。

  2022年初兴宁市两会召开期间,兴宁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医药管理协会会长陈维东提出:兴宁市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市场。

  “装备制造、精密仪器是兴宁市的主导产业,有好的工业基础,为医疗器械产业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陈维东说,恰逢省药监局帮扶工作队驻镇叶塘镇,而叶塘镇拥有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兴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事。

  陈维东的提案得到了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不久由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国华率队前往省药监局协商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工作。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共识。

  当年8月19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兴宁举办广东省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行活动,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式揭牌。

  产业园占地面积约8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产业服务中心、生活配套区等。前期依托已经建成的兴宁·天河创园,满足先行进驻企业需求。

  从形成思路到落地不到半年的时间,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建设跑出了“兴宁速度”。“当前,全省上下正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我们期望通过产业园建设,带动辐射粤东北片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更实用、更有效的健康产品,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效东说,省县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的模式是对传统农业产业帮扶的创新和突破,打造了产业帮扶的新模式。

  成效初显 14家医疗器械企业在园区注册

  作为早期入驻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企业之一,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份正式搬入新厂房,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今年一季度我们的产量、订单量都实现了翻番。”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厂长梅文杰介绍,目前的订单量已排到8月份,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

  在辰浩医疗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紧张而细致地赶制助听器、运动手表、蓝牙模块等。

  测试桌上,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台血压计的准确度进行测试。“这是我们新研发的隧道式血压计,可以实时共享数据,实现同一个病人的数据统一管理。比市面上蕞新的电子血压计多了Wi-Fi、GPRS数据传导功能。”梅文杰介绍,这款与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讯飞医疗智能隧道式血压计于4月12日正式发布,并由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总经销商。

  “如果不是因为落户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有绿色通道,产品无法在6个月内就完成全流程审评审批。按照以前产品的流程估算,至少需要两年。”梅文杰说,这款智能隧道式血压计于今年3月完成审批获得证书。

  梅文杰口中的“绿色通道”是落户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企业的独特优势。

  省药监局相关部门对落户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医疗器械企业,在登记注册等事项上纳入省局“三重”管理,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指导解决申请人在关键技术节点存在的问题,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情况下予以优先审评审批。加快企业及产品快速生产上市出效益,优质高效服务企业,助推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

  兴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本市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的速度,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推动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2022年9月30日,兴宁市专门制定《兴宁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项目落户、固定资产及机器设备投入、达产奖励、水电物流补贴、贷款贴息、厂房免租、产品注册、产品创新、经营贡献及外资引进等16个方面进行专项扶持,同步配套招商引资、标准厂房管理办法等政策,为医疗器械产业项目落户和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政策支撑。

  正是有如此大力度的惠企政策,吸引了医疗器械企业纷纷落户。

  目前,园区已引进辰浩医疗、蓝韵医疗、思卓瑞医疗等项目落户。其中,辰浩医疗首期厂房已建成投入使用;蓝韵租赁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先行生产,已招拍的首期用地52亩,预计4月底动工建设。蓝韵医疗、旭泰数字健康、广州汇普在园区注册的医疗器械企业已有14家。

  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启动区(南区),二期建设北区,三期建设东区,同时根据需要同步建设生活配套和物流配套。建成后,将遵循“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自从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揭牌成立以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兴宁叶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忙碌得一刻不停。既要组织协会企业参观考察、引导企业落户,又要为园区企业提供注册检验、审评认证专业指导,助力产业园快速发展。

  “我们作为药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让我们下地干活难度要比指导药企发展大得多。”王宏坦言,与兴宁市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让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可以发挥技术专长对产业园政策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可以说给许多帮扶单位提供了产业帮扶新思路。”

  除此之外,帮扶工作队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叶塘镇发展仙草等南药种植产业。通过修缮水利设施、奖补复耕复种及仙草种苗等措施,2022年在大路下村完成了150亩土地仙草示范种植,“今年种植面积将扩大一倍,在大路下村、汤湖村预计完成300亩仙草种植。”王宏说。

  “叶塘镇是兴宁市的工业重镇和农业大镇。”谈起接下来的工作,王宏说将用好省医药企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人脉优势,对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引进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带动中小规模医疗器械企业和上下游产业进驻,推动产业集聚抱团发展。

  目前,梅州市、兴宁市和省药监局已初步达成三方协议: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完善产业共建新模式。

  “围绕将叶塘镇打造为兴宁县城副中心和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我们借力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挂钩帮扶兴宁市叶塘镇的机遇,积极对接,充分发挥药监系统信息资源和行业主管优势,为建设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谋篇布局、为项目实施‘把脉问诊’。争取对项目给予生产审批、人才支撑、销售通道、行业信息、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全力指导和支持,着力把叶塘镇打造成兴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说。

  特别在产品检测、审评、许可三个环节,三方将探索完善“绿色通道”的建设,缩短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时间,探索构建产业发展与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新模式,帮助本土企业更加规范、快速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红利共享。

  同时,兴宁市还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谋划成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金,对园区有潜质的医疗企业给予支持和投资,让企业快速发展,带动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成行成市,蓬勃发展,推动兴宁市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第三年起,预计每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引入研发人才2000人,解决当地就业人口2000人,每年缴纳税收不低于5亿元。”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负责人说。

  “农业+工业”构建产业帮扶新模式

  广东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则离不开产业发展。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兴宁叶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传统农业产业帮扶的基础上,结合兴宁市、叶塘镇现有的发展基础、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与兴宁市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既符合帮扶工作的实际需求,又符合当地的产业体系和发展规律,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他们几乎都用了“快”一字来评价落户兴宁市医疗器械产业园后的感受。

  以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多次创造出了“兴宁速度”:从洽谈到签约落地整个流程,只花了5天时间;企业生产的臂式电子血压计检验报告,通过绿色通道将获取时间压缩到了2个月,加快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我们切身体验了省药监局和梅州、兴宁两级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公正法治的营商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效能。”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巫晓宇如是评价,他认为省药监局与兴宁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为新产品审批、生产、上市开通了“绿色通道”,为企业抢占市场、提高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只是起步,提供“绿色通道”、技术帮扶才是重要路径。接下来,省药监局还将对项目给予生产审批、人才支撑、销售通道、行业信息、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全力指导和支持,着力把叶塘镇打造成兴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可谓对兴宁医疗器械产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

  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帮扶升级为“农业+工业”的产业帮扶新模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兴宁达成了较好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兴宁市医疗器械产业园揭牌成立仅8个月的时间,目前已有14家企业落户,20多家企业意向落户。

  接下来,省药监局和梅州市、兴宁市将继续探索构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真正留下带不走的产业。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的产业帮扶,应该注重发掘地域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构建起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的规模化产业。在这方面,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兴宁叶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

  复盘十大热门行业:国企低估几何 估值如何重塑?

  TMT板块密集发布减持计划 火爆行情潜藏估值难以匹配隐忧

  人民日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taicang.021cf.cn/index.php/post/57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苏州全国第二!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苏州全国第二!

  《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研究报告》   苏州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3)榜单   近年来,苏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4万亿以上量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保持万亿以上规模。  ...

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钢铁重镇崛起“医疗智谷”

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钢铁重镇崛起“医疗智谷”

  □苏报驻张家港记者 杨溢 陈梦娇   早春时节,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这一传统钢铁产业重镇迎来创新转型的高光时刻。   3月29日,总投资超38亿元的劢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港正式开园,总投资28亿元的12个医疗器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进驻   一个崭新的产业地标拔地而起,一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正加速形成。   曾...

总投资35亿人民币利洁时太仓工厂杜蕾斯项目开工

总投资35亿人民币利洁时太仓工厂杜蕾斯项目开工

  昨天,利洁时中国宣布太仓工厂杜蕾斯项目正式开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昨天,利洁时中国宣布太仓工厂杜蕾斯项目正式开工。杜蕾斯项目总投资3.5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预计将于2026年1月正式投产。   中国是利洁时在全球体量蕞大、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利洁时中国总经理黄永成在开工仪式中表示:“利洁时致力于...

打造长三角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太仓药谷”逐光而行!

打造长三角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太仓药谷”逐光而行!

  在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落成不久的3栋金黄色的生产研发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冠科生物现拥有4600平方米经“AAALAC”认证的动物实验设施、11000平方米现代化实验室,可为新建药效评价实验室项目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配套设施。   前不久,冠科生物转化医学服务平台太仓研发中心顺利落成。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中心将主攻转化医学服务领域,引领冠科生物在抗肿...

苏州太仓星药港

苏州太仓星药港

  位于太仓市生物医药大产业园内,地处上海与苏州接壤处,规划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2012年起步目前已建成2.93平方公里核心区,集科技研发、医药CRO\CMO、医疗器械、IVD、动物模式等为一体的园区。其载体项目太仓星药港项目为承载项目,可提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GMP厂房!入驻太仓星药港可享受当地生物医药产业所有专项政策   位于苏州太仓,长三角一体经济区,距上海嘉...

青岛出台“12条”支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

青岛出台“12条”支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围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创新高地、优化产业生态三大板块出台了12条政策,支持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加速园区产业集聚,促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总占地4630亩,分为医药器械片区和康复医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创新...

微创骨科首座百米“摩天工厂”投产

微创骨科首座百米“摩天工厂”投产

  9月19日,苏州微创骨科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厂房顺利通过竣工规划核实,成为   该厂房是微创®苏州园的新建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大道东北侧,凤里街西侧。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地上23层和地下3层,建筑高度达99.6米,总投资约7.5亿元。项目包含植入物生产车间、手术工具生产车间、增材研究加工中心、物流分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