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审核工作不细致导致“一地现二主”政府:立即整改绝无下次!(一)
原标题:糟心!审核工作不细致导致“一地现二主”政府:立即整改 绝无下次!(一)
现如今,许多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都是些妇孺老人,这就导致很多土地闲置下来,而将这些闲置土地流转出去,产生一定的收益,可以蕞大程度上的避免土地撂荒、资源浪费。近日有三台县金鼓镇共和村的村民蒲大哥给直播绵阳反映,自己从该镇另一个村小桥村承包了28余亩的土地,承包时限为五年,土地租金也是一年一付,可在承包了一年后得到通知,土地被承包给了他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记者也进行了采访调查。
记者在蒲大哥的带领下,来到了他所承包的田地,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地里并没有任何农作物,只有被机器翻过的痕迹,大面积未种植农作的田地与周围丰厚的绿色植被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我现在都没有办法种植农作物了,只要我来种就有村民来阻挠,说这片土地被承包给了别人,现在又是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刻,给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村民蒲大哥对记者说。
随后蒲大哥向记者出示了,他与小桥村十户村民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可协议上显示的鉴证方却是蒲大哥户籍所在的共和村村委会。随后蒲大哥告诉记者,是因为小桥村村委会在他承包土地时,要求他购买指定的农作物种子。他不同意,这才导致小桥村村委会没能成为他承包土地的鉴证方。
“我在网上了解到,只要和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这个协议就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在和小桥村的村民签订协议后,我就邀请了我们共和村村委会进行了鉴证。”村民蒲大哥对记者说。
正是因为蒲大哥在小桥村承包了土地,却由共和村村委会来做鉴证方,为现如今的土地再次流转“扯经”埋下了隐患。在得知土地被流转给了另一位承包户后,蒲大哥就几乎丧失了对着28余亩的土地的“控制权”为此他也多次找过小桥村村委会和金鼓镇政府,得到的解释是为了振兴乡村战略,实施“一镇一品”的产业目标,将蒲大哥已经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他人种植,打造红薯产业基地。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案:在小桥村内另一处地方,给他调配相应面积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我去他们给我找的土地上种农作物,那边村民说没看到合同,还是不让我种,我也去找过镇上要签新的流转合同,但他们一直在拖,我现在都不晓得怎么办了。”蒲大哥无奈的对记者说。
情况究竟是否像蒲大哥所说的那样?调配后的土地为何又迟迟不与他签订流转合同呢?共和村村委会又能否成为小桥村土地流转的鉴证方呢?
为此,记者来到了金鼓镇政府,见到了小桥村村书记赵辉。
“他与村民签订合同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导致后来我们将土地集体流转出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已经签订了流转合同。”小桥村村书记赵辉解释道。
按照农村土地流转办理流程,土地流出方向的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由村流转信息员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报送,由此看来,镇政府应该掌握小桥村土地流转的情况。
“在土地流转的时候,由于审核不严,导致了同一块土地出现两位主人的情况,这个确实是我们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接下来我们马上要求工作人员对镇内的流转的土地再次进行检查,然后要求小桥村村委会立即与蒲大哥签订新的流转合同”三台县金鼓镇党委书记王波对记者解释。
随后,在大家的见证下,蒲大哥与赵辉代表的小桥村村委会现场签订了新的土地流转合同,至此,事件终于了有了一个结果,蒲大哥也终于可以放心种植农作物了。
吴柯君 三台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