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地名故事】七浦何以成戚浦?
原标题:【太仓地名故事】七浦何以成戚浦 ?
横贯沙溪镇的七浦之水,滔滔汩汩,源远流长。这条河自宋景佑二年由“忧乐”关情的范仲淹主持开浚以后,就一直以此名之,成为关一镇之命脉的生命之水。可是到了几百年后的明代,沙溪镇人便开始称它为“戚浦”,而且叫得越来越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对我东南沿海一带频频侵犯和骚扰,当时承袭世职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以荐署都指挥佥事的戚继光,备倭山东。没过多久,改签浙江都司,充任参将,分部宁波、绍兴、台州三郡抗倭。他在上任以后,召募金华、义乌兵三千,进行操练,教以兵法,号称“戚家军”。然而,倭寇残忍凶暴,狠毒异常,戚家军刚勇斗猛,不畏强敌,两军如锯齿状相持不下。这么一来,前方战事频繁,后勤便有点接济不上。戚将军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道理,遂派部属到江南沿海一带勘踏形势,发现苏南地区土地富饶,物华天宝,四处稻花飞香,是个鱼米之乡。但是,吴中、吴江等地均为苏南腹地,若要将那里的粮草运出来,就必须要开辟一条合适的水道来。他们再三考察,发现七浦乃一良港,它西承阳城诸湖,东接长江入海口,水深河宽,便于运粮,只是部分地段有些淤积,需要挖深。于是,戚将军派出戚家军精锐,并动员民众,对七浦稍加改造。
沙溪一地,本来深受倭寇侵扰之苦,听说戚将军要将七浦筑成运送军粮的通道,便纷纷响应,自愿充作义工,担土挑泥,不辞劳累,很快就将工程完成了。
从此后,七浦全线贯通,而苏南一带也就成了戚家军后备的天然粮仓,在民众的支持下,军粮源源不断地经过七浦运往山东、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戚家军士气大振,人人争当杀敌报国的英雄,因此屡屡获胜,大壮国威军威。消息传来,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出于对戚将军的敬仰和爱戴,人们利用谐音,从此将七浦叫成了戚浦。
我们会不定期免费送各种福利给支持我们的粉丝喔
(因群人数超过100,无法扫群码。要先加样样有君,再拉进群内)
给小编一个 ,工资加五毛。如果喜欢,请记得“留 言”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