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户动迁村民融出“一家亲”
从调解处理、志愿服务到共治共享,从并居到并心,“聚沥同行”党建品牌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洙泾村面积2.1平方公里,辖动迁安置小区1个,常住人口约6500人。村党委下设3个支部,有党员131名。近年来,该村围绕“聚沥同行”党建品牌,打造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太仓市陆渡街道十八港路东侧,4层建筑的洙泾村党群服务中心矗立在横沥佳苑正门外。
40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里十分热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挤满了休闲娱乐的村民,走廊上、楼道里传来阵阵笑声。
“党群服务中心投用两年多,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走出家门,在这里参加活动,一起参与小区管理。”洙泾村党委书记张玲琳介绍。
在服务中心内部上下穿行,“聚沥同行”的党建元素处处可见。“这不仅是我们村的一个党建品牌,更是村民从不认识、不熟悉,到融入大家庭的共同心声。”张玲琳说。
横沥佳苑的700多户动迁村民来自3个村(社区),在“聚沥同行”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村民从陌生走向“心心相融”。(图片由洙泾村提供)
5月18日,洙泾村党群服务中心里,紧挨着办事大厅的一间办公室里,几名老阿伯坐在一起,开心地喝茶聊天。
这里是村里的“老书记工作室”。一位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人名叫钱浩兴,曾在洙泾村担任了25年的村支书。如今,他每天在工作室“坐诊”,成了大家信赖的“老娘舅”。
“洙泾村情况比较特殊,户籍村民不多,实际管理村民不少,有6500多人。”钱浩兴说。
2017年,除了20多户因危房改造提前安置到其他村,洙泾村全村200多户村民安置到横沥佳苑。一同搬来的还有红庙村、珠江社区的近500户村民,统一由洙泾村村委会管理。
并居易,并心难。3个村(社区)的700多户村民住到一起,有前后幢的、有上下楼的、也有门对门的,互不认识,生活习惯不同,加上生活环境变了,刚搬进来时邻里矛盾不少。
钱浩兴和其他几位老党员站了出来。
“原来都是几个村(社区)的支书,又都在横沥佳苑的物业上待过,对小区的环境、居民都熟。”钱浩兴介绍,看到邻里矛盾纠纷,几位老支书都主动帮着调解。
有威望、人头熟,大家有事愿意找老书记们。陆家伯伯来反映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张家阿姨来说说和隔壁的矛盾。能解决的小矛盾,当场就调解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3天内给出办法。
老书记们的作用,村党委看在眼里,想着再添一份力。2019年6月,“老书记工作室”揭牌,6位老书记每天坐镇“坐诊”,调解矛盾,服务群众。
横沥佳苑一户底楼居民擅自在过道搭建彩钢棚,周围邻居投诉到“老书记工作室”。老书记们头部时间上门做劝导工作,一番推心置腹,说得当事人心服口服,不久彩钢棚就被自行拆除。
“很多时候,村民们有点小矛盾,到工作室坐下来,一杯茶的功夫就解决了。”张玲琳说,老书记们亲和、高效的办事风格获得村民一致好评。
目前,“老书记工作室”已调解矛盾问题近千件,成功解决800多件。像施振明老书记,有问“题找他都能解决,我们叫他施百顺。”村民孙惠珍说。
有了这群金牌“老娘舅”,横沥佳苑6500多名村民平稳度过了并居磨合期。
“老书记们不但自己能调解,还把经验传授给村干部,带着大家一起管理好新家。”洙泾村村委会副主任吴添添对此深有感慨,作为“95后”的他,没少从老书记们身上“取经”。
吴添添告诉记者,这两年,村党委特意组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请老书记们为村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大家敲得开门、谈得上话、办得成事。
在一线课堂上,老书记们带着村工作人员主动走访,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矛盾线索。“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言传身教,告诉我们怎么妥善处理各类问题。”吴添添说。
“我们几个人也制定了交流研讨制度,不定期邀请村里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根据大家反映的问题,一起会诊开药方,大家相互启发、学习,帮村民解决急难愁问题。”钱浩兴告诉记者。
在“老书记工作室”的基础上,洙泾村党委顺势推出“3×3”工作法,围绕三融、三联、三服务,做实村级“大党委”,让村民们打开家门,一起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有了老书记的示范带动,洙泾村党委组织3个村(社区)迁入的党员,成立2支志愿先锋服务队,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参与群众工作、矛盾纠纷调处等难点问题。
两年多来,洙泾村党委联手辖区学校、部队、企业,陆续开展阅读节、健康讲座、广场舞大赛等公共文体活动,党员、片长、志愿者带头,累计参与人次达到3万多,原本陌生的村民开始“心心相融”。
“七八百户村民从3个村(社区)搬到一起,光搞搞活动,让大家聚在一起乐一乐还不够,村民们不仅要相互熟悉,得让他们对新家更有归属感。”洙泾村党委副书记孙宵说。
既然老书记、党员志愿者带了好头,社区党委商议再添一把火,把这股村民力量引到全村的日常管理上来,引导大家开展自治。
但村民们搬进小区时间不长,民主协商的意识稍显薄弱。为此,去年10月,洙泾村党委引进社会组织、太仓市利群社区发展促进中心,在横沥佳苑开展“共话社区二三事”项目。
在利群中心的帮助下,村民们推选出由村小组长、横沥佳苑楼道长、党员骨干组成的近30人的村民议事会,代表大家话事。
“针对横沥佳苑这种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的情况,我们没有直接将搭建好的民主协商议事平台交给村民们,而是通过社工+社区的模式,先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利群中心负责人姚家楠说。
半年多来,洙泾村党委和利群中心陆续组织20多场培训,讲解议事会规则,并举办实践课题,引导议事会成员正确开展协商。
一场场培训和实战演练,让自治意识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自己人管自己人,有时候更能将心比心,想出的解决办法往往更能让大伙儿接受。”议事会成员陆家芬说。
从农村进城,不少村民舍不得扔掉家中的老物件,长期堆在楼道里。村里几次开展安全检查,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消防安全隐患要消除,但村民的情况也要考虑,怎么办?
今年,村民议事会商量出了两全其美的高招。
小区地下车库的一处公共空间,被改造成临时公共储藏室,村民原本堆在楼道里的老物件一一登记造册,暂时寄存在储藏室,交由物业统一管理。需要用时,村民凭借登记信息领回即可。
“村民议事会提高了大家民主协商的意识,大家愿意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共治共享,真正实现了我们聚沥同行党建工作的目的。”孙宵说。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