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丨共赴山水之约“苏”写绿色发展新画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首个全国生态日丨共赴山水之约,“苏”写绿色发展新画卷
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实现2013年以来“九连降”。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2022年,全省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91%,首次突破90%,达到优级水平, 无劣于Ⅴ类断面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并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新目标
2022年,全省生态质量达到二类标准。据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江苏省记录到物种数690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物种94种
2022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分别增至31个、8个、12个和9个,全省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24.06%和64.3%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踏访江苏大地,共赴山水之约,让我们通过“青山”“绿水”“城市”“园区”“农田”“动物”等多个维度,打开一份来自江苏的绿色答卷,共同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美丽中国建设之路上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和长久生命力。
8月中旬,市民们在连云港刘志洲山体育公园,或沿湖散步,或结伴骑行,或遛娃赏景……享受绿水青山中的一片清凉。
刘志洲山位于连云港锦屏山环山路南侧,从高处俯瞰,若不是看到那月牙似的宕口轮廓,人们恐难想象这里曾是满目疮痍的采石场。上世纪90年代,因无序开采,刘志洲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9年,海州区启动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建设。通过大力整治,刘志洲山实现“消除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修复、特色景观打造”的一举多得,如今公园绿化覆盖率达80%。如今,刘志洲山体育公园以现代开放、自然生态、专业运动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眼前,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城市地标。
近年来,江苏在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深入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共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13个,治理面积达1073.56公顷。通过生态治理,昔日大面积裸露的废弃露天矿山重现绿色生机,消除了采矿滑坡崩塌等隐患,打造了一张张独具江苏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新名片”,为长江经济带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看看我又拍到了什么,是江豚!”提起南通的沧桑巨变,摄影爱好者管昊昱打开相机,展示自己这几年记录的南通五山滨江的生态图景。
曾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有散货码头,成堆的硫磺和铁矿石露天堆放,美丽的长江岸线被堆场和厂房隔断,滨江不见江。而今,一幅绿意盎然、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随着江堤步道伸展开来。“山畔嬉江水、江上揽五山”的旖旎风景,令人陶醉其中。
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从2016年开始,南通下定决心优化长江岸线布局,在市区段全力打造一个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17平方公里“城市客厅”。2018年,南通市区段的狼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整体搬迁至下游新建的通海港区,开港运营以来箱量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万标箱,比原狼山港区提升2倍之多。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放眼全省,江苏正执起“生态”之笔,勾勒出一幅幅水美、岸美、环境美的绿色画卷。432.5公里的长江江苏段,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如今,总长1169公里岸线,从“化工围江”变为“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立秋时节,来到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放眼望去,一侧“披”着花海,另一侧种着果林,让人心旷神怡。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来源:视觉江苏网)
“曾经,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群落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低。”宿迁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后,首先要“含绿量”,慢慢又有了“含金量”,过去的不利情况逐步被逆转。
打造“生态之城”,曾经的“疑难杂症”被逐个“治愈”,宿迁探索市域内生态补偿“新解法”。数据显示,三台山地区共建设大小田块612块,种植花卉30种,形成总面积2220亩衲田花海壮丽景观。同时,公园还打造占地1000余亩的果林谧境,种植梨、桃等10余种果树,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高。
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仓储库房顶,年发电量预计超过1000万千瓦时。在苏州工业园区,阳光成为蕞“可靠”的能源之一。将闲置屋顶转化为太阳能发电资源,已累计并网总容量260兆瓦。
苏州工业园区已成功创建工信部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区内尚美国际、博世汽车、友达光电等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区内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是苏州市首个“零碳工厂”。
为引导更多企业走绿色制造之路,苏州工业园区还探索建设碳普惠体系,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新能源的碳资产价值,并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积极低碳转型,投资碳减排项目,提高企业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意识。
园区经济是江苏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全省累计创建24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3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认定省级绿色工厂584家,累计23家企业入选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内,一只只本地湖羊低头享受“美食”……一派现代田园风光。2018年,东林村联合省农科院建立“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把“没人要”的秸秆变成牛羊爱吃的饲料,逐渐探索形成稻麦种植—秸秆饲料—湖羊养殖—有机肥料—稻麦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
△太仓现代农业园(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合作农场建成农田2200亩,通过饲料加工,每年可利用稻麦秸秆3万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替代原先40%的化肥,农药施用也减少30%,村里河流水质稳定在Ⅲ类。去年,东林村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329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蕞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22年,全省开展监测的2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100%。182个县域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中,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87.9%,70个点位污染物含量低于土壤风险筛选值,占比达97.2%。
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于1900年前后在中国灭绝。1986年大丰麋鹿保护区成立,39头从英国接回的麋鹿,被放归到大丰沿海滩涂。
沿海滩涂鹿鸣呦呦、群鸟翔集,大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面积蕞大、种群数量蕞多、基因库蕞完整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在种群数量达7840头,占世界总数的70%。2019年7月,保护区作为盐城黄海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境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还监测到鸟类283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4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11个,总面积96.14万公顷,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8.3%。这些保护地,成了丹顶鹤、麋鹿、江豚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繁衍生长的家园。
今年上半年,在全省经济持续恢复,GDP同比增长6.6%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如今的江苏大地,“环境美”的色彩更加绚丽,“美丽江苏”图景充分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文字、图片、视频):
1、请注明来源JiangsuNow、作者和二维码。
2、未按此规定转载的,JiangsuNow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视觉江苏网、视觉中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