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村: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电站村在太仓市区北侧,距上海市区58公里,到苏州市区69公里,到高速公路路口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183亩,有30个村民小组,619户农户,在册农业人口2772人,外来人口2850人。电站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130名党员。
自1998年我担任电站村党总支书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2个年头,这22年中我们村完成了“三个集中”。一个是工业向园区集中,二是土地向土地统分合作社集中,三是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目前基本形成了三个板块,一是工业集聚区,二是林果生态休闲区,三是农民集中居住区。我们村这几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新村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城,中国特色农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乡村产业兴旺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才气。电站村的产业发展跟乡村振兴一样,也分为三步走。
头部步,村办企业转制。这应该是1998年我到任电站村任党总支书记要做的头部件事,因为电站村的工业起步还是比较早的,老早有粉丝厂、扬声器厂等,曾经一度为电站村的村级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包括来料加工企业,因为科技含量比较低,再加上有管理方面有些问题,所以利润逐渐减少甚至亏损,给村级正常的运营带来了压力。
当初存在好多的问题。一个是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老旧,老百姓意见很大。还有当初老镇扩容,占用了我们电站村市政组的耕地,农民的补偿问题没有解决,老百姓不断上访。我们首先统一思想、研究办法,对村办企业执行了赞助,通过优化资产的组合,村里将改制收益用于安置补偿失地的农民。不仅偿还了历史的欠债,也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步,转制之后如何发展村级经济?电站村的地理位置靠近新港路又靠近204国道,离上海和太仓市区又近,首先请有关部门进行规划,准备建立电站村的工业区。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逐步逐步拉开框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村组建了头部个惠民股份合作社,负责工业区的土地集中,包括厂房建设。同时,利用在工业区建造的标准化厂房,使村级经济很快的得到了增长,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发展现代农业。2006年底,利用集中的土地资源,电站村建设了全市头部家生态园。我们一方面积极做通农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把土地流转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来。另一方面根据上级农委的规划,作为林果休闲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另外,把种植与休闲旅游逐步结合起来,通过创办产品的展销会,成立了田展农场、田劳务合作社、产销合作社,做大林果产业。我们2007年上半年提出,依托“四个支撑”这样的发展思路,做大林果产业。
一个是依托科技支撑,积极的跟省农科院、中科院南京分院、苏州农学院等农业技术部门以及有关高校对接,不断地引进精特优的林果新品,提高果蔬的观赏价值与品质,增加游客的采摘体验感。同时不断地引进果园的机械,包括像割草机、开沟机、自转式喷雾、喷药机、搬运机、采摘机等,到目前为止实现了疏果管理全程机械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个依托品牌支撑,我们的农产品严格按照食品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模式,打造出电站村产品绿色、生态、健康的良好形象,实现了普通农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已有9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我们的新毛芋艿被确认为太仓市首例国家级地理标志。在江苏省第九届农展会上,获得了畅销奖。我们的翠冠梨获得了苏州市名牌产品,也是我们电站村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包括我们电站村的夏黑葡萄,连续五年获得了南方中山杯葡萄评比金奖。
第三个是依托现代营销支撑,林果销售模式从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走向网络销售、订购、配送,合作社营销等相关的现代营销模式。2006年,我村成立了拥军蔬菜基地,在当初太仓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太仓市决定我们村要提供100亩以上的拥军蔬菜基地,为太仓的部队提供了新鲜绿色的食品,我们现在逐步发展到与30多个单位成立了食堂配送业务。
第四个是依托农旅结合支撑,通过做大林果产业,带动休闲旅游的发展,以休闲旅游反哺林果产业、三产服务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党委政府要求,我们针对电站村进行属地管理,我们提出了1+2的社区管理新模式。1就是指以党建带社建为核心,通过建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阵地,充分发挥广大老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提升社区建设服务水平。
“2”是两个体系,在党建引领下,我们创新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以物业公司管理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站贴心服务为保障,建立了便民式的、一站式的便民服务中心,方便了社区办理民政、计生、社保等等各项社会事务。我们开设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调解室、医务室、老年活动室等等,并印制发放了便民服务卡,公布楼道长、客服、社区民警的姓名、电话、照片等信息,满足了社区居民生活等需求。我们还在社区组建了四支志愿者队伍,一是孤寡老人志愿者队伍,二是环境卫生志愿者队伍,三是文化活动志愿者队伍,四是扶贫帮困志愿者队伍,弘扬友爱、互助、进取奉献的社会文化,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难的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体系,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在电站花园里推出了网格化管理,目前我们电站花园小区一共划了五个大的网格,每个网格由8到9名楼道长组成,一共44名网格员。同时通过寻访、群众推荐,评比出好媳妇、敬老之星、五好文明户,开展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推崇崇尚文明、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这种社区建设的精神,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蕞终达到一个目标就是将电站花园建成一个幸福社区。
2018年,我们村被太仓市委市政府定为头部批乡村振兴试点村,通过认真研究上级文件,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我们研究制订了电站村乡村振兴的三年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我村的自身优势,抓住林果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林果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林果竞争力。
将着力发展冷链产业,应用5G等先进技术打造果蔬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中心。
头部是冷链为支撑,对生鲜电商而言,供应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冷链物流又是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的支撑。我们招聘了电商的高管团队,除自产的农产品以外,还积极寻求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农产品的合作。包括跟陕西周至合作,他们的猕猴桃、苹果、冬枣,我们也帮他们销售。安徽的草鸡蛋,山东的苹果,苏北的好多养殖场和种植基地,都在跟我们全方位的合作。
第二,建设大卖场。一方面展示我们村自己的自产农产品,另一方面整合太仓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乃至全国地区的农产品,把农产品的销售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促进农文旅高质量的发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核,我们村不断地挖掘本村的文化内核。
为了助力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了几个板块。头部是种植板块,种收板块。第二是电商文旅物流板块。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宾馆、房车、民宿、咖啡屋、烧烤区,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运营团队,我们要成立一个管理公司。第四在保留我们原来旅游发展公司的基础上与人民大学探讨成立文化艺术公司,通过留法的艺术家田野先生,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的许英飞教授,导入艺术专家来开展乡村艺术高峰论坛、培训、各种艺术展览。
乡村振兴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具体怎么做呢?头部是党建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有一句话这么说的,“书记有思路,发展有出路。”有战斗力的两委班子,对乡村振兴非常重要。这些年,我村紧紧围绕着发展好经济、服务好村民、建设好队伍这一中心,积极探索新的党建模式,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创建党建平台,组建凝心网发展先锋队、暖心网服务先锋队、连心网智力先锋队三支团队。
凝心网团队积极探索党建+经济建设新模式,以先锋引领、三产协调、融合发展为目标,带领团队内的党员凝心聚力谋发展。暖心网是积极探索党建+服务村民的新模式,以先锋引领、多元参与,推动乡风文明,打造美丽电站为目标,带领团队内的党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明和谐。连心网我们积极探索党建+廉洁新模式,以先锋引领、廉洁自律、凝心聚力为目标,带领团队内的党员做好各项村级事务、各项工程实施的推进,按照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公开的来加大建设力度,确保每一项工程良好的开展。三网聚力,充分发挥了我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是把党支部按照楼道、区域重新设置,将制度建在楼道,我们部队里说的“支部建在连队”,我们是支部建在楼道。同时通过党员积分、考核,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功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体系。在社区设置了党员之家、党员沙龙。党员之家是提供各党支部党员活动、培训、交流的场所,直接建立在社区党员群众之中,能够倾听社区党员的呼声,能掌握到社区党员群众的脉搏、意见和要求,容易因势利导,向社区党员群众宣传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党员沙龙由几名热心村务的老党员牵头,并担任联络员。组织老党员每天一起关注社区管理、居民的文明风尚等事务。
第三是强化党建阵地。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利用办公楼,包括楼道、田园文化广场布置的先锋长廊、先锋驿站等,为党员们提供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及近期思想汇报等重要的活动场所,规范建设了先锋阵地群,成为了走基层、看变化、聚力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阵地的建设进一步形成了红色的氛围,打造了旗帜鲜明的红色文化,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全民进步,提升了党组织的先锋形象。
去年,村党委积极探索经济+建设的新模式,在原来风貌合作联社党支部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聚能行动党支部,将党组织进一步延伸到产业的末端。
在工作中一定要时刻关注政策,包括国家的政策的动态,包括省里的、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文件,是一种信号的释放。只有了解了政策,才知道下一步接下来发展的方向,才能抓住机遇,发展得更好,不容易走出弯路、走错路,包括工业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我们跑在其他村的前面。另外我们还不断地到先进的典型去学习,请他们进行指导。还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来制定发展规划,不能生搬硬套过来,那我们可能要水土不服。蕞重要的一点,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干,出实招、干实事,只有务实工作,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动力。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