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均1080万元!苏州太仓村级经济跑出“加速度”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是必然选择。2019年至2022年,太仓市承担“推进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验区”省级试点。试点近三年来,太仓以“村村抱团、融合发展”为核心,“三管齐下”,助推村级经济跑出“加速度”。
正在建设中的金溪人才公寓项目是太仓沙溪镇产业园区核心配套。项目由沙溪20个村抱团成立的金溪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金溪公司工作人员陈晓明告诉小布:“该项目是村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型,计划明年年底竣工,届时每年将按照村投资额的7%进行分配。”
中荷村党委书记徐建新对该项目充满期待,因为金溪公司先后在沙溪镇新材料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建成了一期和二期标准厂房,为各村提供了稳定收益。
多年来,村级收入增长遭遇瓶颈。太仓全市各地依托镇级平台,抱团发展,突破资金、土地的制约,打造优质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太仓浮桥镇各村依托富桥实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富桥工业园等;双凤镇各村依托苏州金双凤集体有限公司,开发了勤力民宿项目等;娄东街道各村(涉农社区)依托德民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购买东润物流园等多个物业项目。
截至目前,太仓全市已建立集体经济联合抱团发展平台26个、注册资本约15.2亿元,已开发标准厂房、商铺、村民会所、烘干房等各类载体34个,总投资10.92亿元,开发物业面积36.1万平方米。
“今年小麦亩产达到900斤,村里种植了2400亩小麦,仅这一季,农场净收益就有100万元。”太仓璜泾镇雅鹿村党委书记顾爱东沉浸在农场增收的喜悦中。
雅鹿村耕地基本都流转到村集体,雅丰农场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效率”要“效益”。顾爱东表示,“接下来,要延伸优质大米加工产业链,与终端销售无缝衔接,为现代农业拓宽发展路径。”
在璜泾镇孟河村,自主经营的稻麦、林果、蔬菜,2021年为该村带来约200万元收入。在双凤镇勤力村水溇农场,2021年净收入305万元。
村级合作组织特别是村级集体合作农场是太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大特色。太仓全市93%以上的基本农田规范流转至村,目前,全市合作农场总经营面积近20万亩,2021年村集体合作社实现总收入6.24亿元,其中经营收入达5.22亿元。
在城厢镇东林村云山米都,这台轰隆作响的机器叫孵化机,正在生产富含-氨基丁酸(GABA)的大米,这种大米市场价每斤高达30多元。
如今,东林村的农业经济依托循环农业模式,放大生态循环效应,大步向二产、三产迈进。
而在米都附近,幸福河湖群项目正在收尾中。该项目充分利用良好的水生态,串联起沿河原有的驿站、步道等,形成旅游景观景点。东林村以“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思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太仓市自承担省级“推进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验区”任务后,全市各村正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新路,打造东林村循环农业、半泾村农文旅融合、雅鹿村农产品深加工、金溪公司4个样板,并涌现出一批产业融合典型。如城厢镇电站村逐渐形成了集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国际田园艺术综合体;沙溪镇香塘村打造以艺术田园、亲子游学为主要特色的乡村度假休闲目的地;璜泾镇杨漕村依托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等。
太仓市92个村(涉农社区)2019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7.89亿元,村均为858万元。2021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9.94亿元、村均为1080万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