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故事记忆中的璜泾西塔
探讨传统风俗\寻觅民间工艺\素描文化人物
1951年我从直塘小学毕业,考取了璜泾中学。开学报到时才知璜泾中学是在西塔庙内,当时学校的环境非常优美,古色古香,沿街是一座江南中式小楼,小楼中间就是学校的大门,进门就可以看见这一座庄观高大的古塔。再往前就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庙宇,庙里没有菩萨也没有和尚,在棉织中学时就当作学校的大礼堂。西塔的两侧是教室,后面是大操场,我们学生宿舍就在教室的西隔壁,与西塔近在咫尺。
西塔是开放的,在校时我们经常上楼观景。东望,粉墙黛瓦的璜泾镇全貌收尽眼底,向北远眺长江宛如天际玉带,南看凡山仿佛碧海青螺。凡山与西塔遥遥相望,每逢假日回家,路过凡山时总要爬到山顶,回望西塔的英姿,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
在璜中读书期间的生活我还记忆犹新,每日清晨在西塔上响起清脆的钟声,然后就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晚间夜自修,明亮的汽灯照亮了教室,透过窗户也照亮了西塔。晚上总要瞻望一下在月光照耀下的西塔,再上床入睡。有一年暑假我和鹿河的王肇亚等三个同学没有回家,就住在西塔五楼上。六角形的西塔六面有窗八面来风,在炎热的夏天到哪里去找这样风凉的好地方啊!每到下午,我们就到学校北面一条水清透底的河里游泳、摸虾,将摸到的虾放进有松紧带的裤腰内。上岸就把这活蹦乱跳的大虾交给厨工阿同。这些鲜虾就是我们和凌裕珍等在校的六七名师生员工的美味晚餐。西塔陪伴了我整整三年的时光,进来时的幼弱少年,毕业时已成了强壮青年。
璜泾中学学校虽然简陋,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却是江苏省的群英单位之一,那时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首任校长承启棠,二任校长陈树人。老师有张光耀、袁君超、杨万瞿、凌裕珍……他们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兢兢业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在我们首届八十多名毕业生中,除了个别因家贫参加工作以外,很多同学多是在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以后有的成了画家、大学教授、中学校长或教师,抚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有的进入国家科研机构,为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离开了西塔,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一直怀念青少年时的学友,怀念着培育我们的老师,怀念着故居西塔。1991年7月在几位同学的筹备下终于实现了团聚的愿望,并到故居璜泾西塔拍照留影。2014年正逢璜中首届毕业六十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到沙溪苏韵阁宾馆再次团聚。六十年前的少年,今天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下榻的宾馆,畅谈六十年来的酸甜苦乐,往事历历在目。
这篇文,让我感触颇多。这些年拆拆拆,太仓面貌焕然一新。而介子君看这那些被拆掉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总觉得挺可惜的。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好好保护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岂不是两全其美?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