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归庄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这下真的要炸了
从小就一直听大人说去归庄干嘛干嘛
归庄(1613-1673),即明代太仆归有光(散文名篇《项脊轩记》作者)的曾孙,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明亡后,归庄与当时大多数江南文士一样,满怀忧愤,曾积极投身于昆山地区的抗清斗争,并与同里人顾亭林并称,有“归奇顾怪”之目。失败以后,一度改穿僧服,避迹于乡野之中。这时的归庄已经穷愁潦倒,后来他在太仓与常熟接壤处,选择了一块四围临河的地方,过起了隐居生活。这里虽然是“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的一片荒芜之地,但是却少了许多人世间的不平和烦恼,多了几分自然的恬静和雅趣,因而他又自嘲:“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他结庐其间,萧然数椽,脱不了一种凄怆之象,却能安于清贫,自得其乐,取名为“玄恭馆”。庄园虽十分简陋,但因为住了这么一位高洁风雅之士,所以就频添出了许多高洁风雅之气。庄外架有东庄桥、西庄桥、北庄桥、陶家桥等四座桥梁,并在丁字形的街口,开凿了一口水井,泉水甘甜润口,沁人心脾,配上青石栏圈,后来里人沿称其为“井浪头”(含有井旁边、井上的意思)。
归庄是文士一个,家资原本就不十分富裕,颠沛流离之后,更是捉襟见肘,建造了这座庄园,他已罄其所有,后来的日子就过得更加窘迫了。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如此记载:归庄“家甚贫,扉破至不可阖,椅败至不可坐,则俱以纬萧缚之,遂书其匾曰‘结绳而治’。”又除夕那天,曾署其门联云:“一***戮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晚年更加困窘至极,举债度日,每年除夕之夜,夫妇在庄外高悬串灯,以示无以为偿,直至元旦早上,灯犹未熄,还在门柱上撰联云:“入其室空空如也,问其人嚣嚣然曰”,于是债主们无功而返。归庄又在庄畔建有“避债桥”一座,今已无迹可考。
迨后,外来游民人等,徙居日众,建房设铺,以往门庭萧疏的“玄恭馆”终于扩展成一座江南小镇。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开拓之功和不做贰臣之志,就将他的名字作为地名,归庄地名从此沿用至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